|
|
楼主 |
发表于 2005 年 3 月 18 日 10:52:58
|
显示全部楼层
恐怖!喜好泡网者必看!!!单身谨防网络性心理障碍!
网络性心理障碍初期表现为离开网络就情绪低落,晚期严重者会发生自残行为: y9 q3 G1 H* _3 N( p; S
" e$ a4 G' L) `# ?' a: a
随着电脑的普及,网民越来越多,随之而生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。
) }: L+ |- h7 i% j7 L1 O/ U! _
, c; @( ~% ?; u6 Q7 L) r& T 网络性心理障碍是指患者往往没有一定的理由,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国际互联网上持续聊天、浏览,以致影响生活质量,降低工作效率,损害身体健康,并出现各种行为异常、人格障碍、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。其典型表现为情绪低落、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、睡眠障碍、生物钟紊乱、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、精力不足、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、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、思维迟缓、有自杀意念和行为、社会活动减少、大量吸烟、饮酒和依赖药物等。
v& i2 C4 d, g h0 E2 | ' C; U! s* b3 d7 w+ j0 j
在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早期,患者先是感到上网其乐无穷,随之不断延长上网时间,有些人晚上起床解手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到网上“溜达溜达”。他们开始是精神上的依赖―――渴望上网,而后可发展为躯体依赖,表现为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、思维迟缓、头昏眼花、双手颤抖、疲乏无力和食欲不振,上网以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。该病晚期,患者会出现与生理因素无关的体重减轻、外表憔悴,一旦停止上网还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症,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,危害生命安全。 + \4 `& J' U% x$ Z# e6 n) q: _
, M F2 H/ O' R4 |
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发病年龄介于15―45岁,男性患者占总发病人数的98.5%左右,女性约占1.5%,20―30岁的单身男性为易患人群。对网络性心理障碍的治疗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,主要采取的措施是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,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,临床也可应用抗抑郁药物及精神疗法等综合治疗。 |
|